2006.03.26 Sun 雨

我第一次進光華商場,那年16歲,是高中2年級的時候。我沒有運氣見識到光華商場全盛時期的風華絕代,那時候的光華商場已經褪下了亮麗的外衣。然而在我認識光華商場將近10年的歲月裡,光華商場展現的生命力,依然是我不曾在其他地方看到的。

今天到光華商場走了一圈,雖然光華商場已經從光華橋搬到市民大道旁邊,不過依然是那些相同的店家,依然是那些熟悉的店員,摩肩擦踵的依然是那些眼光犀利懂門道的行家。

長久以來,我一直保持著一段時間就到光華商場走一圈的習慣,一來是了解電子產品的市場行情,二來是喜歡這個地方。我一直很喜歡光華商場這個地方,喜歡在他的氣氛,喜歡他的人,喜歡他旺盛的活力。

我很喜歡光華商場商品的多樣性。電子零件商品,幾乎沒有在光華商場找不到的。來到光華商場的人,只要有心,光華商場不會讓你失望而歸,東西拿出來,在光華商場找不到的,難矣。

商品種類的多樣性,除了在商品的類別外,也表現在價錢上。光華商場走一圈,同樣的商品可以看到各式各樣不同的價錢;今天看到的充電器,相同的商品,最高價跟最低價價差可以差到1/3。對精打細算的人來說,光華商場也是挖掘物超所值產品的不二選擇。

不同以往,今天在光華商場看到了不少外國人,應該是我在光華商場看到外國人最多的一次。本來以為光華商場應該是一個對外國人不友善的地方,畢竟大多數店家是不諳英語,比較老輩的台灣人,不過仔細一看,原來光華商場這樣的老字號也慢慢的世代交替了。以往熟悉的中堅走向幕後,第一線開始出現20來歲的年輕面孔,而這些年輕的面孔,也為光華商場帶來了不使用中文的客源。

對於這樣的改變我有喜有憂。喜的是來自國外的客源自然能幫光華商場打開知名度,而光華商場的深度,也是夠資格聞名海外的。憂的是年輕一代的臉孔對於光華商場的感情不如老一輩來的深厚,對於商品也少了那份跟光華走過興衰的革命情誼。

老一輩的花華店家,對商品的了解可以說是瞭若指掌,唸書時我常常喜歡挑個冷門的時間到光華商場閒逛,趁客人不多店家有閒的時候向店家請教產品的特性,也請店家說說各家產品優缺點。這也是我獨愛光華商場的原因之一,老一輩的店家對商品愛若子女,對店裡的商品是知無不言、言無不盡,也願意熱心跟什麼都不懂的年輕人分享歲月累積的知識。往往一去光華商場就是兩三個小時,滿載而歸的除了對新商品的認識,還有光華人滿滿的熱情與溫暖。

光華商場對台灣開啟電子代工時代有著了不可忽視的重要性,對那個時候的台灣人來說,東西不只耐用,還要便宜,光華商場的存在是一種必要;2006年的今天,天空中下著一點小雨,空氣裡飄著一點迷濛,來到這裡的顧客,除了尋找物美價廉的商品,我想應該還多了份對往日的追思,對歷史的緬懷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